牙齒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腳色,定期做牙齒檢查是不可少的,若是牙齒有一點點小問題,蛀牙、痠痛、斷裂等等問題都建議儘快尋求牙醫師幫助,讓牙齒問題儘早解決,若是小問題不解決就可能變成大問題,例如牙齒一開始可能只是有裂痕,但因為一直沒有做檢查,沒發現牙齒有斷裂的狀況,導致最後吃東西吃到斷裂,牙齒就會需要立即做處置,不然有可能無法處理。
裂齒是什麼?
「裂齒」之所以產生是因為牙齒瞬間承受過重且集中的咬合力量,導致牙齒表面產生裂痕。若裂痕往牙隨腔內延伸,產生咬痛或冷熱敏感等牙髓發炎的臨床症狀,在醫學上則稱為「裂齒症候群」。此狀況通常發生在咀嚼力較大的後牙區。
通常初期牙齒裂縫太細小,無法藉由X光片顯示裂縫,抑或是裂縫位於牙齦下則難以察覺。
造成牙齒斷裂的原因:
造成牙齒斷裂的因素有很多種,大多都是因為日常習慣所造成的,或是受到外力撞擊導致裂齒,例如,受到外力撞擊導致牙齒斷裂、喜歡用牙齒直接咬硬的物品,導致牙齒撐不住斷裂、或是夜間睡覺會有磨牙的狀況,都會直接導致牙齒斷裂;另外,牙齒若是日常清潔沒有照顧好,導致嚴重蛀牙等等情況都會使牙齒有斷裂危機。
裂齒會有什麼症狀?
大部份裂齒症的患者都會在咀嚼食物時或牙齒接觸過冷或過熱的東西時感到疼痛或不適。這種疼痛和不適感不會持續太久,就像蛀牙一樣。
依牙齒斷裂的程度來決定,一般可分下列三種情形:
1.咬頭斷裂
牙齒由咬合面往牙齦的方向斷裂,通常是輕微的缺角、斜裂或斷裂的部位,斷裂部位仍然侷限在牙冠的琺瑯質部位,未延伸到牙根。一般這種斷裂牙,可用牙體贋復的方式,也就是補上一些填補物來修復。但若是對牙裂狀況置之不理的話,最終有可能會引起牙髓壞死,面對這類型的斷牙,牙醫師會優先確認牙髓是否遭到破壞,再判斷是否需要根管治療或是用牙體贋復的方法進行治療。
2.裂到牙根
牙齒咬合面已經造到破壞,斷裂的部位仍在牙冠,但深度過深,已延展到牙本質和牙髓(牙神經),是屬於中度斷裂的程度,這類的牙齒通常牙醫師治療方式會朝著保留更多自然齒質的方向進行,通常需要做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後再以假牙牙冠套起來(因牙齒會非常脆弱,容易會有二次斷裂的危機),加以保護。
3.斜裂式、正中裂
牙齒已經斷裂至牙根,甚至嚴重到斷裂至牙根深層處,若要以牙體贋復或是根管治療的方法治療難度會非常的高,主要會看牙齒斷裂的位置與狀況,若是牙根橫裂,經由醫生判斷橫裂位置預後狀況,有少部份斜裂到牙根的牙齒,裂的地方比較靠近牙根頂端接近牙冠的部位,牙根有足夠長度,且牙周狀況良好,此時可考慮作牙冠增長術或局部牙齦切除,以利於日後假牙牙冠的製作;若是牙根縱裂,基本上是無法保留牙齒,需要拔牙,是非常重度裂齒,因為整個齒質已經不完整了,若是保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處。
參考資料:
【立頓牙醫】牙齒裂開怎麼辦?三個裂開的狀況與處理方式
【爵美牙醫診所】裂齒/牙根診斷